观察者模式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设计模式,也是我几年开发过程中使用最多的设计模式,本文首先概述观察者模式的基本概念和Demo实现,接着是观察者模式在Java和Spring中的应用,最后是对观察者模式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进行总结
简介
观察者模式是行为型模式的一种,定义了对象间一对多的关系。当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候,依赖于它的对象会得到通知。
适用场景
类似触发钩子事件,可做消息通知、框架底层监听。
一个对象的改变会导致一个或多个对象发生改变,方便扩展的写法。
优点
方便扩展,降低耦合,统一触发规则。当需要新增或者删除一个观察者的时候,只需要增加观察者就行。
缺点
相比于不用观察者而是直接依赖某些类,增加代码的复杂度。
如果观察者者被观察者互相依赖,有产生死循环的可能。
补充
需要理清楚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是谁,观察者可以理解为被动受到通知的对象。被观察者是主动发送通知的对象。
固定的套路,被观察者至少需要一个添加观察者的方法和一个通知观察者的方法用来确定身份和发送通知(一般有三个,多一个删除观察者的方法),观察者至少需要一个更新的方法用于接收被观察者的通知。
代码(自定义实现)
代码(基于SPL实现)
SPL(Standard PHP Library)标准PHP类库,用于解决典型问题的一组接口与类的集合。
通知代码(基于SPL实现的notify方法优化)
到此这篇关于PHP设计模式中观察者模式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PHP观察者模式内容请搜索编程学习网以前的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编程学习网!